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
近期评论
分类
-
商务合作
- 邮箱:aifinacn@qq.com
- 手机:13871128117
- 座机:(+86)
- Q Q:32556627点击交谈
- 地址:
从康美药业,到给自己戴了个帽,摇身变为ST康美,这家公司因巨额“会计差错”,特别是300亿元资金“会计差错”,一夜之间刷爆了存在感,出尽了风头,吸引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康美发布公告,内审惨成背锅侠
最近,在万众瞩目之中,“剧情”再度更新。关注康美案件的伙伴,一定看到了,ST康美于5月28日深夜发布了对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和媒体报道问询函的部分回复公告。
其中,就包括一份《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对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等有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部分回复公告》。
看到这个公告标题,部分吃瓜群众就犯嘀咕了,自己公司那点事儿,用得着自查那么久吗?什么情况,难道心里没点数吗?自查了1个月还给个部分回复,而且,并无新意,一些所谓的招供,也是此前证监会披露过已基本查实的内容,某些解释也不太能让人相信,依然还在内控上兜圈子,依然看不出诚意所在。
我们来看看康美药业在5月28日最新回复公告中,部分回复了的问题。
ST康美回复称,经公司自查,由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存在使用不实单据和业务凭证造成多计银行存款及收入、未如实反映款项支付等情况,造成前期重大会计差错。
从上面的有关文字说明部分,我们到一些细节,实在蹊跷,值得关注。
300亿元已支付未入账!其中183亿元款项未经审核,已支付未入账!
对此,康美药业承认,公司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公司资金管理、关联交易管理存在缺陷,存在关联方资金往来的情况,违反了公司日常资金管理规范及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是公司财务核算存在缺陷,未能反映公司实际财务状况,导致前期会计差错更正;
三是公司治理层及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到位,使得公司监督系统在日常监督工作中没有发现上述缺陷,并按要求及时汇报和纠正。
康美的会计师哭晕在厕所
对于调增存货并同步调减货币资金183亿元,康美给出的解释是:公司通过不同途径在产地收购中药材,款项未经审核已作支付且未入账。
这个说法,不知道能让多少人信服,这可是183亿元!不是183元!就算是183万,也不算小数,也不至于“未经审核,已作支付”,试想,一个公司存在银行或锁在保险柜里实打实的钱,能不经审核的拿走?而且在拿走后,财务能不入账?又有几人能相信康美药业的出纳和会计会有如此大胆、如此没有职业素养呢?
也不知道康美的一众财务人员看到该回复,会作何感想?服不服?难道康美的财务只会支付,不用记账!
这显然不合逻辑,说不通!
即便真不用记账,原因呢?原因是重点,请说清楚不记账的原因!
此外,康美还提到,因使用不实单据及业务凭证进行财务核算,造成前期重大会计差错。相应调减货币资金约35亿元。
该表述相对与证监会案情发布来讲,毫无新意,依然是对证监会已经基本查明内容的copy。
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康美被税务稽查
因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ST康美于5月下旬被税务局部门立案稽查。目前稽查仍在进行中。业内人士人为,中医药企业可以虚构中药材成本,亦给药企之间的虚假贸易,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康美药业虚构销售收入,已超过百亿,从税务角度来说,这些巨额虚构收入,没有真实的交易背景,牵扯虚开采购和销售增值税发票,可能会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
一、康美虚构营业收入到底有几百亿?
按常理推测,2017年之前年度的中药业务真实营业收入,应该是低于2017年度和2018年度,如果2011~2016年中药收入按年均40亿元测算,康美药业累计虚增收入预计超过387亿元。
按照康美的中药业务毛利率28%来测算,那么虚构收入带来的虚增毛利达到108亿元,虽然康美药业已调减2017年及以前年度利润36亿元,但按照本文推测的虚构收入规模来看,康美药业历史业绩还有非常大窟窿。
二、康美药业涉嫌百亿虚开,税务风险有多大?
康美药业仅自己承认的,2017年虚增收入就已达到89亿元;
2018年三季报时营业收入为254亿元,审计后2018年报全年营业收入只有194亿元,比三季度不升反降,说明2018年前三季度虚增收入至少60亿元;加上2017年以前虚增收入数据,保守估计超过400亿元。
从上市公司公共来看,存货调增,既不属于销售退回,也不是当年新购进的,此次这么大存货的入账依据?如果货存是真实的,相关税务事务,还有税务方面的疑问目前还没解开。
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税务成本知多少?
当年万福生科为了包装上市,各类单据全部做齐,虚构收入和利润,该交的税照常交。“外行人以为客户收入可以随意编造,其实并不容易。要让虚增的销售额没有破绽,甚至要到税务部门为假收入纳税。”
假定按照25%企业所得税率,16%增值税率来计算,税后净利润1亿元,则需税前利润1.3333亿元,缴纳企业所得税3333万元;而要增加1.3333亿元毛利,至少要缴纳增值税2133万元。意味着要承担5466万元的税务成本,才能报表虚增1亿元净利润。
假定按照15%企业所得税率(高新技术),13%增值税来计算,虚增1亿元净利润则,则需要1765万元企业所得税、1529万元增值税,至少3294万元税务成本。
康美药业虚增收入,不仅仅是会计差错问题,背后税务风险,需要引起各方面关注,税务机关对这种涉嫌百亿级的虚开,应尽快启动调查程序。
聪明的会计要学会推干净自己的责任
对于康美药业的说法,你们是否认同呢?我们来看看会计怎么说!
@smile:想知道近300亿是怎么做出来的,真牛逼!
@冷若冰霜:想知道货币资金是怎么核算错误的呢?看来得拜师学艺
@潇潇:这么大的锅,一个小小的财务部怎能背得起?开玩笑
@东八区的风:三百多亿库存,是按成本算的,零售价至少翻一倍,就是七百亿。康美一个季度销售额四五十亿,哪一个正常的公司会准备五年的库存?药材的保质期又是几年?你说人参和虫草贵,占销售额多少百分比?就算库存全是人参虫草,算你销售额里一半是人参虫草,那就是准备了十年的库存?
@海水有时涨:泡一杯300亿的人参水,一口闷,存货就只剩渣了。
康美药业的存货主要是人参以及饮片。其中,人参有林下参(野生参),还有人工参,但野生参的盘点难度很大。未来肯定是大部分不见了,再计提减值准备,让它不翼而飞就是了。
@飒飒肖:几百亿的存货啊,立马盘库!
@飒飒肖:回复@时锋s:网友说:你盘库,我就起火。
@时锋s:哪有那么大的库房,现盖都来不及了
康美药业2019年的一季报来看,公司货币资金只有10亿元,而公司有息负债高达350亿元左右,要是借不了新就还不了旧,未来如何偿还,只有天知道了。
@泛展国际物流Jimmy:会计牛逼啊!
@杨小勇勇勇勇:审计更牛逼,这种底稿都做的出来[doge]
@我不是废柴啊啊啊啊:想知道哪个事务所做的审计……
现在又解释说,这近300亿元货币资金,像魔术一般变成了会计差错中少记的存货、在建工程、应收款项。将存货、在建工程以及应收账款记入到货币资金项目中去,简直是震惊人的节奏!是不是在货币资金转入存货、在建工程以及应收账款后,“资产减值”就顺理成章了,这些减值的资产就可以不翼而飞了。
@等风的塑料袋:能在货币资金上搞名堂,也是佩服了!
以后我们读财报时,如果看到货币资金项目存在巨额可疑现金时,就一定问一问,这些现金中是不是有存货、在建工程以及应收账款等,不然,就懵逼了。
看到大家义愤填膺的留言,小艾财税小编表示同意。一个正规的公司,必然是有着严谨的财务程序,怎么会让会计有机会范这样严重的错误。数额之巨大,可不是一个会计能完成的。
小艾财税小编发现现实中会计违法具有如下特征:
1、一般财务人员没有利益驱动,往往做凭证的手受到另外一个大脑的指使。
工资固定不高,出了事情第一个出来承担责任;由于地位的上差别,使得会计什么事情都是听从老板的吩咐,做凭证都是也是根据上级的要求,没有业绩奖金,承担的法律风险最高,出了是事第一个找的就是会计。
2、举证很难。
被税务稽查,证明自己很难;大部分企业会安排会计人做假账,销毁凭证、会计账簿、买卖发票等违法工作,自己没办法不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更何况你拿别人的钱不把事情办好能说得过去吗?但是一旦出事了,却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受人指使的。毕竟是由会计人亲自操作的,想证明自己只是一个执行者,而不是主导者,很难!
因此,一旦企业被查,会计绝对脱不了干系,很多会计小伙伴哀叹财务部在企业里真的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买白菜的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就像是后娘生的”,一旦出事还要当“冤大头”,而且现在新《会计法》更多的是对会计的约束,保护的相当少,因此,作为高危职位的会计小伙伴们一定要懂得推干净身上的责任,为了赚点生活费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值得。
1、自己不要参与买票、卖票,也要提醒所在公司的老板不要触碰发票这根红线
记住:切忌虚开虚抵,睁大眼睛看好你的上游,一定找靠谱的供应商进货!做兼职的会计的朋友们,更要留心,千万不能接触买卖发票的企业。
2、赚钱的是老板,担风险的是法人和会计!只要离职了,尽快删除个税申报系统中的员工信息
避免出现两处以上有工资薪金所得导致员工必须到税局大厅自行申报个税。如果你单位以前已经给这位同事缴纳过个税,那么他在你公司的人员信息中是删除不了的,要把他的信息修改为“非正常”。
3、自己若由于各种原因离开所在公司,记住离职前先去税务局,办理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信息变更手续!
特别提醒兼职会计们
记得交接时要约新会计去税务局。现在金三系统查的很严,如果你所在的这家企业出了问题(不报税、不缴纳税款等违反税务规章的问题)那么会计人员会有连带责任,什么责任?以后上了黑名单的会计去税务局办理任何业务都不给办啦,你知道的现在办业务都要出示身份证和拍照,就算你去整容了,身份证整不了呀!不可大意!
4、自己在所在公司做账,记住多多关注财税最新政策
跟上政策步伐,落后了你就没有价值了。这已经不是闭门造车的时代了,一定要多了解政策实时关注税务政策。
5、自己所在的单位假若不想继续经营下去了,记住一定办理正常注销手续
切记不要听之任之、不了了之,否则公司成了非正常户,股东进了黑名单,你也容易受连带。我们常会遇到这样情况:有的私企老板开了好几个公司,注册很简单,挂会计的时候顺手就要了你的资料,但是新公司一直没有营业,或者干了几个月就停了,也不注销,最终税务局就会找你。
6、不要突发奇想建议老板设置“两套账”、“多套账”
两套账的公司被判刑的会计比比皆是。没有查不出来的“内外账”。
7、所在的公司还在用个人卡收款付款吗?
自2017.7.1起,大额现金交易的人民币报告标准由“20万元”调整为“5万元,凡当日单笔或累计交易超过5万元以上金融机构都要送交大额交易报告(以“合理怀疑”为基础开展工作),大额交易的个人卡已经被重点监控。私设小金库是很危险的。想怎么安全设置,自己动脑筋吧。
8、所在公司的会计凭证、账本等不要随意销毁
记住:从2016年1月1日起,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实施,会计凭证账本等的保存年限由原来15年延长到30年,即便是公司经营不下去提前注销,也要由终止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产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关档案馆代管,保管至期满后按照相关规定销毁。
9、切记不要注册地址与实际地址分离
一旦工商局、税务局核实地址,发现你已经人去楼空,就会被列入“地址异常”名录。
10、要想长久的待在公司从事会计岗位,不要只干财务、还要干业务
把财务迁移于业务,成为业财融合的会计。不懂业务的会计,不是一个好会计。常和业务口上的同事聊聊,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知道公司的钱是从哪里赚来的。
本文来源小艾财税俱乐部、财税会计实操、内审之友、财新报道
客服热线:
Martin老师(微信:sailor2018 QQ:2499171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责任编辑: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