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
近期评论
分类
-
商务合作
- 邮箱:aifinacn@qq.com
- 手机:13871128117
- 座机:(+86)
- Q Q:32556627点击交谈
- 地址:
12月3日消息,据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消息,根据机构申请和所属市监管部门意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山东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管理指引》和《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注销山东大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30家融资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名单显示,被注销经营许可证的30家融资担保机构分别为:山东大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山东邦越融资性担保有限公司、山东浙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淄博和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山东济宁亿融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山东汇嘉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山东慧缘融资性担保有限公司、山东凯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鄄城县兴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中宏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菏泽长城融资性担保有限公司、山东正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汇丰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鼎盛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菏泽分公司、山东省郓城县汇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菏泽恒润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山东天银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山东银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山东汇银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山东福熙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智联担保有限公司、莱芜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枣庄市宏通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山东众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山东晟鑫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山东一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德合集团担保(枣庄)有限公司、鑫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德州市同益互助型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庆云县金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公告,上述公司经营许可证注销后,相应机构不得再行开展融资担保业务,需立即摘除融资担保机构统一标识牌,并及时到所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完成公司名称、营业范围等变更登记事宜。对于持证期间开展的尚未到期的担保业务,相应机构应继续依法履行担保责任。
据了解,今年7月23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融资担保公司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对融资担保行业开展专项排查,要求各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全面摸清融资担保公司拖欠客户担保保证金底数,全力推动拖欠客户保证金归还工作,同时对于已经不能正常经营的僵尸公司、空壳公司,积极引导其进行市场退出。截至9月5日,全省已注销45家融资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
青海省合规性检查14家小贷被撤销资格 12家融资担保机构吊销许可
近日,青海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2018年度青海省“融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合规性经营检查结果的两份通报显示,全省85家小额贷款公司中对49家小额贷款公司给予通过,36家不予通过的小额贷款公司中22家被责令限期整改,14家被撤销小额贷款业务经营资格。全省79家融资担保公司中决定对53家融资担保公司给予通过,26家不予通过的融资担保公司中14家被责令限期整改,12家被吊销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
个别小贷公司存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小额贷款公司合规性经营检查结果的通报显示,通过对小额贷款公司报送合规性经营检查资料分析,结合各市(州)金融办现场检查情况,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49家小额贷款公司给予通过,占比57.65%;36家小额贷款公司不予通过,占比42.35%。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过此次合规性经营检查,小额贷款公司基本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的要求,加强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定落实相关业务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三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少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在制度建设、公司治理、资本金运用、风险防控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小额贷款公司甚至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一是由于法人治理不完善,经济下行影响等因素,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主动开展业务动力不足,个别小额贷款公司甚至长期不开展业务。
二是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人员管理不规范,个别小额贷款公司高管空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缺乏,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不强,操作风险较大。
三是个别小额贷款公司实际信息与报送监管部门信息不一致,存在未经审批变更高管与经营地址、跨核准区域开展业务等现象。
四是个别小额贷款公司日常信息报送不及时,不提供相关资料、不配合开展合规性经营检查工作。
五是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业务流程不明晰、风控措施不严谨、贷款结构不合理、账务管理不严格、档案管理不规范,重贷轻管现象较突出,贷后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六是由于经济下行、银行准入及自身原因,业务增长较为缓慢,个别小额贷款公司未按规定足额计提准备金,将剩余资本金用于拆借、对外投资,存在出借或挪用资本金现象。
七是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存在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关联方贷款、以现金方式收贷收息、多头开户等问题。
八是个别小额贷款公司涉嫌高利放贷、暴力催收、实施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
九是小额贷款公司贷款逾期情况较多,普遍以清收为主,新增业务不多。清收贷款诉讼周期长、程序多、费用高、执行难。
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金融办关于<青海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青政办〔2012〕49号)等有关规定,决定对未通过2018年合规性经营检查的22家小额贷款公司予以责令限期整改的处置,整改期间不得开展新增业务。对整改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将批准其继续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将撤销其小额贷款业务经营资格。14家小额贷款公司因连续两年未通过合规性经营检查,决定撤销其小额贷款业务经营资格。
53家融资担保公司检查予以通过
融资担保公司合规性经营检查结果的通报显示,通过对融资担保公司报送合规性经营检查资料分析,结合各市(州)金融办现场检查情况,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53家融资担保公司给予通过,占比67.09%;26家融资担保公司不予通过,占比32.91%。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过此次合规性经营检查,融资担保公司基本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的要求,加强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定落实相关业务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三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少部分融资担保公司在制度建设、公司治理、资本金运用、风险防控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个别融资担保公司甚至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一是由于法人治理不完善,经济下行影响等因素,部分融资担保公司主动开展业务动力不足,个别融资担保公司甚至长期不开展业务。
二是部分融资担保公司人员管理不规范,个别融资担保公司高管空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缺乏,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不强,操作风险较大。
三是个别融资担保公司实际信息与报送监管部门信息不一致,存在变更高管与经营地址未及时备案等现象。
四是个别融资担保公司日常信息报送不及时,不提供相关资料、不配合开展合规性经营检查工作。
五是部分融资担保公司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业务流程不明晰、风控措施不严谨、业务结构不合理、账务管理不严格、档案管理不规范,重保轻管现象较突出,保后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六是由于经济下行、银行准入及自身原因,业务增长较为缓慢,个别融资担保公司未按规定足额计提准备金,将剩余资本金用于拆借,存在出借或挪用资本金现象。
七是部分融资担保公司代偿较多,存在对单个被担保人担保余额超过公司净资产的10%、对同一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超比例担保、未通过“存入保证金”和“存出保证金”专户进行专项核算等问题。
八是个别融资担保公司存在应代偿未代偿现象,对融资担保行业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3号)、《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四项配套制度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1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金融办关于<青海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青政办〔2012〕49号)等有关规定,决定对未通过2018年合规性经营检查的14家融资担保公司予以责令限期整改的处置,整改期间不得开展新增业务。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将吊销其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12家融资担保公司因存在长期未开展业务、未按规定报送相关资料、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连续两年以上未通过合规性经营检查等情况,决定吊销其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
来源:金融虎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