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纳税人和缴费人办理各项税费业务,11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海淀区税务局第三税务所(玲珑路办税服务厅)、北下关税务所、花园路税务所全部搬迁至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联想桥分中心对外办公。
记者获悉,税务新大厅启用一周以来,各项税收工作平稳运行,共办理4600笔窗口业务,2200笔自助业务,服务2300户纳税人,日均咨询量约200人次。
提供智能化便民服务
在政务服务中心联想桥分中心一楼,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窗口继续往里走,就看到了C区和D区的办税窗口。只见两侧窗口的道路中间,设有群众座椅,座椅旁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叫号信息。与以往办税服务大厅不同,这次大厅使用无声叫号系统,关联厅内叫号系统、大屏幕和手机,办事人可选择短信或微信提示排队情况,减少环境嘈杂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正在办理税务事务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从前去别的大厅办业务的时候,多个部门都在一起,叫号器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号声,环境很嘈杂,也容易错过叫号。“现在好了,我只需要关注手机即可。”
海淀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新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智慧化办税环境,从高清监控系统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从多媒体触摸查询屏到自助终端一体机,从智能排队系统到无声叫号,都在积极打造“互联网+政务”智能交互系统。
大厅提供智能化便民服务,配备智能机器人、智能AI虚拟机器人、VR虚拟大厅引导系统、自助设备等信息化系统,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查询等服务。依托大厅智能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动态获取大厅业务数据后,通过数据建模、构建业务分析指标,对办税变化趋势、办税时长、满意度等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实现多维度、可视化、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大厅运转的高效能。
“一窗式”实现办税便捷
大厅坐落于海淀区皂君庙5号院内,周边高校创新科技园密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提高办税效率,服务纳税人和缴费人办理各项业务,新大厅税务专区窗口有60个,其中设置多个综合窗口,实现申报、登记、发票三大类200余项税费业务“一窗通办”,其中,162项业务“最多跑一次”。大厅还设置专区“审前服务”。针对个人股权转让等复杂、耗时长的业务,设置预审专区。专区内设置资料填写样板展示台,由专人提供咨询、资料预审服务与帮办服务,提高后期窗口业务受理效率。
税务窗口为执行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标准,打造“小小窗口、满满服务”海淀模式,还与区市场监管局双向协作,整合双方内外部资源,拟设置联合窗口,以企业生命周期为核心,将多项审批、多项办理手续进行优化集中,实现登记类业务“一站式”服务。
“这是我局进驻海淀区第三个政务服务大厅,与区政务中心、八里庄分中心构成‘南北中’均匀分布的政务服务网。”海淀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海淀区税务局将致力做到“三满足、两展示”,满足跨部门合作需求、区政务中心需求和中部地区纳税人缴费人需求,展示政府机关形象、展示税务部门风采,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