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880字
阅读完约5分钟
本报记者 梅婧
谁也没想到,几起上市公司造假案引发了A股巨震,风暴中心则是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金融投资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持续暴雷,不仅仅折射了高度竞争审计行业大打价格战的现实,还涉及到上市公司与事务所双方博弈,利益诉求、议价能力等诸多利益纠纷。
截至目前,伴随着瑞华危机持续发酵,300多家与其有业务往来的上市公司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目前至少有2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影响公司再融资项目中止,33家公司IPO项目被叫停,影响之大出乎意料!
1
审计行业竞争激烈打价格战?
康得新5年利润造假119亿元,刷新A股纪录;
辅仁药业账上有18亿现金,却拿不出6000万分红款;
华泽钴镍13亿元应收票据,几乎全是伪造的……
近期A股发生的一系列上市公司造假案例,将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证券时报,证监会已关注到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违法案的中介机构,一些工作正在进行,瑞华所已被立案调查。
瑞华事件爆发后,不少小伙伴极为不解,瑞华作为第三方审计机构,为何没有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应有的作用呢?
《金融投资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一位毕业于国内排名前五财经大学本科、曾经在某省级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分所担任审计助理的何宇(音)。
“我2017年进入瑞华的,因为工作强度实在太大了,没时间复习考CPA(注册会计师),级别工资一直提不上去,在2018年底就辞职了。”据何宇透露,瑞华各地的事务所都是合伙制,各个地区的工作强度、薪酬都不一样。
(电视剧中的审计员)
“薪酬除了底薪主要看绩效工资,而绩效又取决于所在团队和项目。如果跟的合伙人比较牛,和国企有合作,那基本无忧,收入稳定还轻松;如果是IPO、新三板就更好了,一年有5、6个IPO项目年终奖就会很丰厚。但如果没有项目做,收入很低,基本只有底薪。”
在何宇看来,瑞华持续暴雷和行业低价竞争有一定的关系。
据她介绍,现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不少事务所都参与了价格战。“我曾经听一个前辈说过,为了争取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我们所长把1000万的审计费硬生生压缩到400万拿下来了,一些小项目的审计费甚至只有10万元。”
“你想嘛,审计费这么低,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审计员手上的项目绩效低工作强度却特别大,说白了就是钱少活多,还要出差,大家积极性都不高,就不要指望审计报告有多专业严谨了。”何宇进一步透露:“甚至有些审计师直接用公司提供的资料,根本不得去银行现场跟函证。”
何宇还表示,现在经济形势不大好,生意更难做了,事务所必须要和企业搞好关系,除了审计,事务所还会提供其他服务,如帮企业做财务分析,做现金流模型等。
2
上市公司与事务所之间的博弈
而在另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在特定情况下,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企业和事务所的关系、利益诉求、双方博弈等情况。
成都本地一位资深财务工作人员王倩(音)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公司真实财务状况是机密,除了自己人,根本不会对外透露。别看审计机构属于第三方,但事实上,所谓的机构和公司关系密切。从务实角度出发,公司也更愿意选择‘听话’的审计机构。”
“在某种情况中,审计费用可以说是公司与审计机构关系的晴雨表了,能反映出双方的议价能力和谈判地位。这次瑞华的新闻出来后,我们都讨论过了,审计费用肯定高,而且合作了好几年,瑞华肯定会涨价,公司也只能接受,没有议价能力。因为事务所也要承担风险。”王倩的语气极为肯定。
(特定情况下,审计费用是双方的博弈结果)
记者查询后发现,瑞华审计是从2012年的时候正式开始负责康得新的年报审计,而年报审计的费用从瑞华接手之后,就开始逐年的增长,从原本的190万逐渐增长到了210万元每年。
而正是在这四年里面,康得新通过虚增营收和利润的方式,对公司的账务进行改变,共虚增利润金额高达了119.21亿元。
王倩进一步告诉记者:“我们公司需要审计的时候比较少,但也和他们打过交道。尤其是上市公司,因为财务数据关系到IPO上市,增发重组,资产评估等重要决策,这一块公司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而机构也要在利润和风险中寻找平衡。”
王倩还告诉记者一个小窍门:“就上市公司来说,财务状况越不好的企业审计费用越高。所以,当某家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突然涨了很多,而不是因为规模扩大要对外扩张啥的,那财务肯定有猫腻!如果业绩下滑、计提突然增加,那更有问题!所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审计机构难辞其咎,其中肯定有利益往来!”
当然,亦有公司开了大价钱但审计机构不买账的事例。
比如记者注意到,去年巨亏48亿元、爆发债务危机的*ST凯迪给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开出了2000万元的年审费用,但大华最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结论。
意思就是审计范围受到非常严重的限制,所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以至于无法发表审计意见。换成大白话就是,这公司财务有问题~导致了*ST凯迪因连续两年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而面临暂停上市。
3
四川上市公司暂未受波及
公开资料显示,瑞华是由中瑞岳华和国富浩华在2013年4月成立,是中国最早一批被授予A+H股企业审计资格的会计所。
统计显示,仅以2018年年报审计为例,瑞华在A股服务的上市公司就达到321家,仅次于立信和天健,稳居审计机构前三。如以收入计算,2018年瑞华的业务收入高达28.79亿元,位居内资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第二位。
(图据中注协)
因此,在经历接连踩雷、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瑞华的信誉受到极大冲击,波及无数上市公司。
截至29日晚10时,已有2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被查影响公司再融资项目中止,33家公司IPO项目被叫停。
此外,7月28日晚间,由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4家科创板申报公司——龙软股份、国科环宇、建龙微纳、杰普特的审核状态也变更为中止。
另外,东北制药、中泰化学、万达电影、深康佳A发布公告称,由于瑞华所被立案调查,非公开发行中止审查。目前有消息称,目前多家上市公司正排队与瑞华所解约。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一份由其审计财报的311家上市公司名单开始流传。“有没有你的持仓公司”成为今日股民关心的话题。
(网传名单一部分)
其中不乏四川路桥,明星电力等川股,记者为此致电这些上市公司,皆表示目前对公司没有影响。
四川路桥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和瑞华的业务只有年报审计,没有涉及可转债等其他方面,所以基本没啥影响。我们和瑞华那边已经沟通过了,目前还不会更换审计机构,如真有影响,会发布公告。”
岷江水电则表示,瑞华是其2018年的审计机构,2019年的审计机构聘任工作还没开始:“并不是瑞华每家审计公司都会涉及财务造假,只要公司做好自己的业务,对投资者负责就好。”
广安爱众,西部资源等公司相关人员皆告诉记者,由于公司目前没有涉及融资等事宜,瑞华事件基本对公司都没影响。
另外要注意的是,《金融投资报》记者致电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四川分所,询问瑞华暴雷对四川分所业务是否有影响时,工作人员极为谨慎:“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能够回答问题的主任现在不在。”
记者进一步追问:“是负责四川分所的主任吗?除了他没有别人可以回答问题?”
“是的,除了他,所有人都不会回答你的问题。”
编辑|林兰 审核|秦川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本报法律顾问
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 罗浩斐 律师
联系金妹儿
商务合作:028-869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