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
近期评论
分类
-
商务合作
- 邮箱:aifinacn@qq.com
- 手机:13871128117
- 座机:(+86)
- Q Q:32556627点击交谈
- 地址:
文\\郑茂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审计机关依法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情况实施审计监督。
中小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但现实中,一些中小企业在供应链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拖欠款项问题,更是让中小企业很“受伤”“添堵”。特别是受疫情冲击,不少中小企业发展和运营遇到新困难、新问题,有的面临沉重压力、经受巨大阵痛,发愁“货卖不出去”,更发愁“货卖出去、钱收不回来”。究其根源,除了冒风险“垫资供货”埋下经济纠纷隐患、行业产品同质化且竞争激烈而涉险搞经营承包等自身因素外,一些政府部门和国企违约拖欠问题屡见不鲜。有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无预算、超预算开展采购导致难以支付款项;有的依托行业垄断优势地位,随意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有的则是遭遇经营困难、收益下滑或陷入三角债困境无力支付款项。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高达6600余亿元。
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既加重中小企业资金负担,影响企业正常运行、健康成长,也损害政府公信力,破坏营商环境,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作为经济领域的重要监督力量,各级审计机关应迅速行动起来,履行监督职能作用,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促进《条例》贯彻落实,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规范经营。
应聚焦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重点环节、关键领域,扭住监督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的“牛鼻子”,发挥审计触角延伸到细枝末梢、范围覆盖至各行各业的优势,织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网络,反映和揭示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的预算执行情况,看看合同订立情况、竣工验收情况、款项支付情况,促进中小企业款项得到及时支付。尤其是对政府投资工程、医院采购耗材设备等领域“瞪大眼睛”,对无预算或超预算采购、违规设置名目收取保证金、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以等待竣工验收为由拖延支付、延期支付货款等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研判和预警“拖欠风险源”,防患于未然。
应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依托大数据技术,对财政、建设、招投标、市场监管等行业的数据资源开展实时监测、关联分析,更准更快筛查疑点、预警风险。对重点财政资金、重点项目支出加大审计力度,循着资金运行链条“一竿子插到底”,防止被截留挪用。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看看主管部门是不是“上心尽心”了,督促其履行好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责。结合减税降费、简政放权等政策的审计,对乱收费、强收费的“红顶协会”“红顶中介”严格监管,营造公平竞争和服务的环境。对拖欠中小企业款项典型审计案例予以公开曝光,以公开倒逼整改,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既在治标更在治本,通过对《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开展审计,审查各地机制制度建立情况,从审计视角评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推动被审计地区健全完善问题快速响应机制、部门联席机制、法律服务体系、投诉网络渠道、舆论监督机制,建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长效机制,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功效。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集中各方智慧、凝聚社会共识、做到综合施策。有关部门应重视和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对审计反映和揭示的拖欠款项问题隐患,发挥联动效应,加以研究解决,形成工作合力。对拖欠款项的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严重拖欠的列入失信“黑名单”,严厉惩戒问责。财政等部门在公务消费、办公用房、经费安排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巡视、政府督查等部门对照审计查出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实现精确制导、精准出击。建设单位应严格履行合同约定,不得扩大审计结论适用范围,不得强制以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造成款项延误支付。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吃空饷”加大监管整治力度,避免“有钱养闲人、无力还欠款”,真正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让中小企业讨要款项不再作难犯愁。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