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
近期评论
分类
-
商务合作
- 邮箱:aifinacn@qq.com
- 手机:13871128117
- 座机:(+86)
- Q Q:32556627点击交谈
- 地址:
序言2020年6月13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因企施策,对照世界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找差距,有针对性地采取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明显提升。到2022年,国有重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文化更加先进,管理制度、管理流程更加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更加有效,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企业总体管理能力明显增强,部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国有重点企业迅速行动,着手在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对标工作,落实国资委提升战略引领能力、科学管控能力、精益运营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合规经营能力、科学选人用人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的目标。#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体系中承担着独立监督的重要作用,国家也对内部审计提出了“应审尽审,凡审必严”、“积极推动内部审计监督无死角,全覆盖”等更高的要求,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专业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内部审计职能不仅要关注重要法规政策的合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还要为企业重大战略举措、业务运营和组织变革等企业管理方方面面提供商业见解和咨询建议。本文与大家分享“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内部审计转型与价值提升”,希望本次分享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及最新政策,了解内部审计对标方法和对标渠道,了解一些先进企业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深化和价值转型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一、内部审计趋势及政策解读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被赋予更多使命
2018年5月23日,党中央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使命、职责以及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和工作要求,提出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的四项关键能力“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2020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深化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中央企业及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方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由于内部审计承担着对所有与实现目标相关的事务提供独立和客观的确认和建议的职能,对内控和风险管理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要发挥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关注直接与内部审计相关的工作要求,也要关注合规管理、内控管理、风险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要求,熟悉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准和方向、要求和规范,对于近期国家重点关注的企业境外合规管理相关的要求,违规投资经营责任追究等管理办法要予以充分关注,对于2019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101号文)提出的防风险、强内控、促合规的相关实施意见也要深入地理解,才可以发挥好指导、监督、以审促建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如何将内审职能从提供事后信息转变为提供前瞻性洞察?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人员更多是在提供事后信息,他们向管理层汇报已发现的问题,但往往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审计发现的价值大打折扣。新兴风险评估预期的不断增长指出,不断进步的内部审计职能拥有一大重要特征,即在所有风险评估讨论中都要嵌入前瞻性洞察。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怎样为企业增加价值?
传统对风险的分类需要调整。由于客户期望的不断变化,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某种形式的根本转型。这些转型产生了三种类型的风险,下行风险(例如,受到网络威胁),上行风险(例如,扩大客户基础的机会)以及外部风险(例如,国家的政治形势)。内部审计的传统风险评估上专注于下行风险,然而为了实现成功转型,内审职能亦需要将关注点转移到抓住支持企业战略和目标的上行风险。随着业务模式变化,如何在海量业务交易中,实现审计全覆盖和精准审计?
传统的审计抽样方式已经无法适用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存在海量交易和业务模式创新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探索新的针对性工具和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审计流程自动化机器人(RPA)、审计画像等新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实际应用。由传统的审计作业系统向智慧审计平台升级,且更多是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信息系统架构,定制开发嵌入业务系统的实时审计分析平台。基于风险分析设计业务规则,固化到业务控制逻辑中,实现事后审计前移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如何应对有限的审计资源(团队人员数量、技能、经验等)制约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
安永全球内部审计调研报告显示,内审人员最缺乏的前五大能力分别为数据分析、业务战略、深厚的行业背景、风险管理和舞弊预防/发现能力。要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并增加可用技能,内部审计职能需要实施更加灵活的审计模式,雇用不同技能的员工或提升现有员工的技能都不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配置恰当的人员,将核心审计人员、客座审计员、临时员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外部服务提供商和员工转岗等不同人员和方式相结合来弥补能力差距。三、内部审计职能与价值的重塑
1. 内部审计职能的再定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20年7月发布的“三线模型”2013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推出的三道防线模型(Three Lines of Defense Model),是良好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性指引。模型通过界定组织中的机构、部门和职能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帮助组织领导者建立有助于创造和保护组织价值的结构和流程,在组织治理,特别是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正向推动作用。
为帮助组织进一步明确及整合组织各关键职能的相互关系及其职责,以实现更有效的协调、协作和落实问责,IIA牵头组织对“三道防线模型”进行了修订,于2020年7月发布最新成果??“三线模型”(Three Lines Model)。
重新评估内部审计任务规定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实现审计和咨询之间的平衡
世界一流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模型参考??紧密围绕企业战略
2. 内部审计职能与价值的重塑由监督评价扩展至咨询建议
由财政财务拓展至管理效益
由查错纠弊转变为整改根治
由信息孤岛转变为信息共享
由传统技术转变为智慧审计
由财会人才转变为复合人才
四、内部审计对标世界一流方法论
内部审计对标方法论内部审计的对标可以应用安永“全镜像”立体对标方法论,从启动、收集、分析、总结、复盘五个维度开展内部审计领域全覆盖、多维度分析和对标。通过对标,总结提升内审价值效能的各个方面,将需要管理提升的领域进行整合、梳理,形成行动方案。
内部审计对标领域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2018年更新了内部审计对标报告,共覆盖地域及行业、综合信息、内审成本、内审人力资源、工作外包、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监督、风险评估和审计规划、审计实施、绩效管理10个方面。
内部审计对标运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讲话中提出“我们希望通过对标世界一流的管理提升行动,找准差距,弥补差距,使国有企业在做强做优做大的基础上,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通过全面对标,了解自身企业所处的位置,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先进实践,让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保驾护航的价值。
结语
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动,基于企业业务战略设定内审战略,在进行内审战略制定时评估股东期望,协调各风险管理部门,保持客观性,确定内审任务、治理结构及愿景,由合适的内审人力资源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流程开展审计工作,为企业强化控制环境,提供业务洞察,为企业提供可量化的绩效提升价值,是当今内审职能的转型方向,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具备 “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的合格内审人员。
在新一轮“对标世界一流”背景下,安永基于在2012年至今帮助中央企业开展对标一流工作的经验,期望帮助更多国有企业抓住历史性管理提升发展机遇,发挥长远影响。近期,我们已经与从中央到地方多个国资委深入合作,深度解读国资委要求,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对标世界一流“1个方法论+8个主题”系列对标咨询和培训辅导服务。我们将通过【对标一流 | 管理提升】系列文章,为您介绍安永如何为国有企业提供以管理提升为目标的对标方法和行业实践。
阅读更多安永【对标一流 | 管理提升】系列文章数字赋能:集团财务管控如何开启征途新篇章?安永全镜像立体对标方法论:管理创造价值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