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
近期评论
分类
-
商务合作
- 邮箱:aifinacn@qq.com
- 手机:13871128117
- 座机:(+86)
- Q Q:32556627点击交谈
- 地址:
上市,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时隔一年多,挂牌新三板的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恩康”)再次向A股发起冲击。
目前的IPO申请,已经进入问询阶段。泰恩康坐标广东,周边有丰富的医药科研资源,比如中山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但泰恩康却没有什么自主研发的产品。招股书显示,代理运营业务是泰恩康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2017-2019年,泰恩康代理运营业务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4.91%、71.53%、78.32%。其余收入主要来源于一些外用药膏、中成药、医疗器材用品??棉签、口罩、绷带、创口贴等。
从自研创新的角度看,公司毫无亮点。泰恩康主打的产品分别是“和胃整肠丸”和“沃丽汀”。这是公司安身立命的核心产品,也是泰恩康冲击上市的两大拳头。但很遗憾,这两个产品都不是自己的东西。1999年开始,泰恩康靠代理运营和胃整肠丸、沃丽汀(眼科类处方药)起家。
和胃整肠丸是泰国华侨李万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研发产品,主要用于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由于安全高效,药性温和,普遍流行于东南亚以及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几十年,深受消费者厚爱。沃丽汀则是日本第一药品产品株式会社的产品,经过市场多年检验,是比较成熟的眼科用药。这些年,随着中国人肠胃病、眼病患者数量增多,和胃整肠丸和沃丽汀都获取了不错的销量。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和胃整肠丸与沃丽汀的毛利率较高,且整体而言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相比于其他竞品,泰恩康的优势在于,自身是这两款药的唯一总代理,拥有定价权,并且深耕多年,在各大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品牌知名度也得到了相当的认可。
资料显示,公司代理运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41.82%、47.34%、48.48%和42.21%。相较于其他竞品,确有优势。但2018年,泰恩康却冲击上市失败,当时,泰恩康申报的类别为“批发和零售业”,没敢说自己有医药制造能力。而时间来到现在,泰恩康表态未来努力的方向将会是研发和制造。此时在在新三板挂牌的泰恩康,其行业属性变成了“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拿出了新东西是,2020年自主研发的仿制药盐酸达泊西汀片(产品名:“爱廷玖”)。 并且,泰恩康表态,公司目前处于业务模式转型期,会逐步由医药代理运营转向医药制造业。将不断加大新药的研发力度。此次IPO,泰恩康就有两个新药募投项目,一个是雷珠单抗注射液,一个时顺铂聚合物胶束预计建设期为5年。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83627.09万元,用相关项目。但目前来看,这两个项目还处于临床试验批件申请阶段,为期甚远。现在的泰恩康,还是依赖于代理运营业务。有意思的是,去年泰恩康也借着口罩,发了笔大财。2020年1-6月,泰恩康口罩的营业收入达1.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3.17%。相比之下,泰恩康自产产品的收入却减少了700.18万元,降幅14.66%。风口业务上升,安身立命的代理业务却在下降。从披露的招股书来看,泰恩康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核心代理业务收入大幅下滑,要靠卖口罩撑起 “门面”。可口罩能卖多久呢?,2020年下半年,口罩的均价已从1.06元/只下降至0.54元/只。随着疫情的散去,口罩的销量和价格必将进一步下降,届时,泰恩康又能寻找什么机遇?再悲观一点,如果泰恩康的核心产品和胃整肠丸和沃丽汀的代理关系中止,公司又靠什么盈利?凭运气赚到的,也会凭实力亏掉。这句话形容去年国内的众多医药股,最为贴切。2020年初,随着新冠疫情的发酵,很多横盘多年的医药股化身牛鬼蛇神,凭借口罩、或者中药概念,一路飙涨。但随着疫情的稳定控制,到了下半年,股价又回归了正常。整体来看,只有深耕创新药领域的恒瑞、信达生物、药明康德等企业,保持了长牛行情。殷鉴不远,如果只为上市融资,泰恩康或凭运气一冲。但之后呢?至少从招股书看,超七成收入靠代理业务的泰恩康,并没有想走研发、创新的想法。上市是目的,但发展才是支撑上市的核心。
北京公司注册_代记账服务_财务SaaS服务_智能记账